
【澳門日報】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 A9
由民聯智庫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民生座談會」四月二十三日假民眾頤菁中心舉行。本期座談會以「澳門居民『居有其所,安居樂業』:房屋供需潛在風險及系統評估」為題,與會嘉賓共同分析澳門房屋市場現狀,並深入交流應對策略。
座談會邀請到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澳門地產發展商會會長陸惠德、中聯辦研究室二級巡視員陳錦榮、副處長王自華等嘉賓﹐由民聯智庫理事長陳冰冰主持。
出生少住房需求減
林廣志指出,澳門人口出生率下降,導致剛性住房需求減少,房屋供需平衡亟待重新審視。他建議在社會房屋或經濟房屋體系中進行優化,將夾心階層納入其中,降低行政成本。隨着澳門步入老齡化社會,他強調應通過精細化研究和安排,提升長者房屋的服務質量。此外,他認為,澳門的房屋階梯體系應拓展為「5+1」模式,其中「1」指橫琴新街坊,這不僅是數量上的補充,更是「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體現,具有結構性意義。
陸惠德認為,澳門需要在經濟寒冬中找到穩健前行的道路。他提出,澳門應通過「產業移民」政策,開放產業項目吸引外來人才,這是澳門房地產行業和工商界的共同訴求,有望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新活動。他又指,澳門的人問題不容忽視,少子化和老齡化加劇和人口自然增長不足促使城市面臨人口短缺的困境,政府需採取行動,調整經濟佈局,加快人員流動,吸引投資者。此外,澳門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下降,房價面臨壓力,政府應積極引導市場,維護經濟穩定,增強投資者信心,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平衡利益穩定社會
陳冰冰表示,特區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涉及住房分配,更與居民的安居樂業及當地經濟的穩定繁榮息息相關。她強調,穩定的房屋政策有助居民規劃自身置業需求,但隨着社會不斷發展和變化,政府在制訂與執行公共房屋政策時,應結合當前經濟形勢、人口結構變化及社會需求進行動態調整,平衡各方利益,穩定社會經濟。
在座談會期間,與會者就澳門宏觀經濟環境、房屋供需平衡、經濟發展可持續性等間題展開熱烈討論。出席座談會的還有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民聯智庫副理事長麥興業,民聯智庫副理事長長崔基錫、施華霖、梁嘉傑、關少偉、蔡思偉、梁柏祥,理事吳少龍等。